產品分類
最新文章
- 大蒜苦參注射液及其制備方法
- 一種治療感冒的中藥制劑及其制備方法
- 乳酸依沙吖啶軟膏和制備方法及應用的制作方法
- 新型眼科手術后加壓包扎裝置制造方法
- 具有消炎和免疫抑制活性的化合物的制作方法
- 具有PHA覆膜的TiO<sub>2<sub>納米管藥物緩釋材料及其應用的制作方法
- 一種治療癌性疼痛的中藥的制作方法
- 一種感溫變色熒光醫(yī)用橡膠綁帶的制作方法
- 手柄式艾絨溫灸盒的制作方法
- 一種治療蜜蜂白堊病的純中藥組合物及其制備方法
- 人體用加壓冰熱敷結構的制作方法
- 新型醫(yī)用體溫防護機構的制作方法
- 一種治療關節(jié)炎的外用中藥及其制備方法
- 抑制il-6作用的方法
- 用于治療和預防免疫重建炎癥綜合征(iris)的血漿衍生的免疫球蛋白的制作方法
- 玻切體位桌的制作方法
- 一種用于治療禽腹瀉的藥物制劑的制作方法
- 血管內介入導管觸覺探頭的制作方法
- 醋氨酚、假麻黃堿、撲爾敏和可有可無的美沙芬的旋轉制粒及包衣的制作方法
- 一種新型多功能骨科護理床的制作方法
治療燒傷燙傷的中藥及其制備方法
專利名稱:治療燒傷燙傷的中藥及其制備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治療燒傷燙傷的中藥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燒傷燙傷現象不可避免,現有的治療藥物品種較多,其中西醫(yī)療法主要以消炎為主,治愈后一般會落下疤痕,中醫(yī)療法一般是涂敷中藥,由于中藥的不同治療效果也不一樣,少部分中藥確實療效不錯,但這些中藥配方較復雜,原料來源困難,制備不便。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配方簡單,取料容易,治療效果好的治療燒傷燙傷的中藥及其制備方法。發(fā)明人經過臨床治療摸索選取,本發(fā)明中藥的各原料組成及用量為在下述重量份范圍內對治療燒傷燙傷都具有較好的療效鴨毛焙燒粉80-120份、冰片50-55份、朱砂4_6 份。本發(fā)明中藥的各原料組成及用量為在下述重量份范圍內對治療燒傷燙傷具有最佳的療效鴨毛焙燒粉100份、冰片50份、朱砂5份。在上述各原料組分中按重量份計還包括麻油350-420份。并且麻油的最佳分量是 400 份。本發(fā)明中藥的制備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1).將鴨毛焙燒,粉碎成粉,獲得鴨毛焙燒粉,備用;
(2).將步驟(1)獲得的鴨毛焙燒粉與冰片、朱砂混合調均。在上述步驟(2)中應將步驟(1)獲得的鴨毛焙燒粉與麻油、冰片、朱砂混合調均。本發(fā)明中藥所選的各原料中,所選冰片味辛、苦,性微寒。具有清熱消腫、止痛的功能。臨床多用于瘡瘍腫痛,潰后不斂等,用于燒傷和燙傷能起到清熱消腫止痛,防止?jié)⒑蟛粩康默F象發(fā)生,緩解傷后的灼熱,疼痛感。所選朱砂有解毒防腐作用,外用能抑制或殺滅皮膚細菌和寄生蟲。用作燒傷和燙傷能有效地防止患處化膿,發(fā)出惡臭。所選鴨毛焙燒粉的藥物作用尚沒有記錄,在發(fā)明人進行的臨床使用中發(fā)現鴨毛焙燒粉能促進皮膚表面生長,當它與麻油、冰片、朱砂為伍時能共奏消炎滅菌生肌之功效,主治燒傷燙傷,治療后不留疤痕。麻油具有解毒療瘡,生肌的作用,臨床多用于瘡腫,潰瘍,疥癬,皮膚破裂。從而用于燒傷和燙傷能起到生肌的作用,并能緩解皮膚肌肉在生長過程中的不適。在本發(fā)明中藥的原料中麻油更重要的是起調濕作用,當體表較干時,它與本發(fā)明其他原料粉末調制后能附著在燒傷的表面,以保證療效。本發(fā)明中藥是一種外用藥,用其均勻涂抹于患處。每日二次。每兩日用洗米水煮沸冷卻后清洗患處,患處干燥后再次涂抹。洗米水也可用酒精代替。燒傷面積在體表面積 1%以下的一般在2天內可痊愈。燒傷面積大于體表面積1%的治療時間稍長。若燒傷燙傷處面積較大,體表水分較多時,可不需麻油,直接將鴨毛焙燒粉、冰片、朱砂混合調勻涂抹于患處,待患處較干燥時,再用麻油將鴨毛焙燒粉、冰片、朱砂混合調勻涂抹。試驗例、本發(fā)明中藥臨床觀察
本發(fā)明人自2005年至2010年期間在湖南省望城縣一社區(qū)門診收治燒傷或燙傷患者 100余例,選擇深度為淺II度、深II度燒傷患者52例,共62個創(chuàng)面,分別用本發(fā)明中藥與 1%磺胺嘧啶銀霜治療進行自身對照,比較創(chuàng)面愈合時間,7天的及14天面愈合百分率及細菌培養(yǎng)陽性結果。結果兩組藥物在平均創(chuàng)面愈合時間,創(chuàng)面愈合百分率比較,本發(fā)明中藥明顯優(yōu)于1%磺胺嘧啶銀霜,本發(fā)明中藥組未出現一例細菌培養(yǎng)陽性病例,抑菌能力強, 促進燒傷創(chuàng)面愈合,并且創(chuàng)面愈合后沒有疤痕。
具體實施例方式以下通過實施例來進一步闡述本發(fā)明中藥及其制備方法。一、本發(fā)明中藥的粉劑配制
實施例一用野鴨毛焙燒、粉碎、過篩,取該焙燒粉log、冰片5g、朱砂0. 5g,混合調勻即得到本發(fā)明中藥粉劑。實施例二
用野鴨毛焙燒、粉碎、過篩,取該焙燒粉Sg、冰片5. 5g、朱砂0. 4g,混合調勻即得到本發(fā)明中藥粉劑。實施例三
用野鴨毛焙燒、粉碎、過篩,取該焙燒粉12g、冰片5. 3g、朱砂0. 6g,混合調勻即得到本發(fā)明中藥粉劑。二、本發(fā)明中藥的膏劑是在上述粉劑中加了麻油予以混合調制,具體配制如下 實施例四用野鴨毛焙燒、粉碎、過篩,取該焙燒粉log、麻油40g、冰片5g、朱砂0. 5g,
混合調勻即得到本發(fā)明中藥膏劑。實施例五
用野鴨毛焙燒、粉碎、過篩,取該焙燒粉Sg、麻油35g、冰片5. 5g、朱砂0. 4g,混合調勻即得到本發(fā)明中藥膏劑。實施例六
用野鴨毛焙燒、粉碎、過篩,取該焙燒粉12g、麻油42g、冰片5. 3g、朱砂0. 6g,混合調勻即得到本發(fā)明中藥膏劑。總之本發(fā)明中藥可以配制兩類,一類是不加麻油的粉劑,另一類是加麻油的膏劑。 各原料能在如下范圍內進行任意配比鴨毛焙燒粉80-120份、麻350-420份、冰片50-55 份、朱砂4-6份。本發(fā)明中藥粉劑主要用于大面積燒傷的情況下,體表水分較多時,可將所述粉劑直接撒于滲水滲血處,待患處較干時再使用膏劑,將膏劑涂于患處。當燒傷面積較小時可以用膏劑,利用膏劑的附著力使藥物很好地作用于患處,達到快速療效的目的。
權利要求
1.一種治療燒傷燙傷的中藥,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述重量份計的各原料鴨毛焙燒粉 80-120份、冰片50-55份、朱砂4_6份。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治療燒傷燙傷的中藥,其特征在于所述原料按重量份計還包括麻油350-420份。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治療燒傷燙傷的中藥,其特征在于各原料重量份分別為鴨毛焙燒粉100份、冰片50份、朱砂5份。
4.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治療燒傷燙傷的中藥,其特征在于所述鴨毛為野鴨毛或家鴨毛。
5.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治療燒傷燙傷的中藥,其特征在于所述麻油按重量份計為 400 份。
6.一種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中藥的制備方法,包括如下步驟(1).將鴨毛焙燒,粉碎過篩,獲得鴨毛焙燒粉,備用;(2).將步驟(1)獲得的鴨毛焙燒粉與冰片、朱砂混合調均。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2)是將步驟(1)獲得的鴨毛焙燒粉與麻油、冰片、朱砂混合調均。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公開了一種治療燒傷燙傷的中藥及其制備方法治療,所述燒傷燙傷的中藥由下述重量份的各原料組成鴨毛焙燒粉80-120份、冰片50-55份、朱砂4-6份。所述制備方法,包括如下步驟(1).將鴨毛焙燒、粉碎、過篩,獲得鴨毛焙燒粉,備用;(2).將步驟(1)獲得的鴨毛焙燒粉與麻油、冰片、朱砂混合調均。本發(fā)明配方簡單,取料容易,對燒傷和燙傷具有很好的治療效果。
文檔編號A61K35/36GK102274240SQ20111027920
公開日2011年12月14日 申請日期2011年9月20日 優(yōu)先權日2011年9月20日
發(fā)明者劉兆文 申請人:劉兆文
產品知識
行業(yè)新聞
- 專利名稱:治療腎虛腰疼的藥物組合物及制備方法和服用方法技術領域:本發(fā)明屬于中藥制藥領域,特別涉及一種治療腎虛腰疼的藥物組合物及制備方法和服用方法。背景技術:現代醫(yī)學認為,腎虛腰痛多數與腎上腺皮質激素水平的下降,特別是性激素分泌減退和蛋白質缺
- 藥物效能生發(fā)儀的制作方法【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藥物效能生發(fā)儀,由藥物排出閥,安全罩,溫度調節(jié)器,溫度顯示器,壓力調節(jié)器,壓力顯示器,警示燈,電源開關和電源顯示燈等部分組成,該產品具有結構簡單、新穎、成本低、使用安全方便、提高療效、適
- 專利名稱:過敏靈滴鼻液的制作方法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滴鼻液。 背景技術:目前用于治療鼻腔疾病的外用藥大都含有抗生素和抗過敏藥物,長期使用會導致細菌的耐藥性增強以及患者對抗過敏藥物的依賴。因此,此類藥物無一例外地被嚴格禁止長期使用??诜?/span>
- 專利名稱:薄荷醒腦劑的制作方法技術領域:本發(fā)明涉及一種個人外用保健品,確切地說是一種具有清涼提神作用的薄荷醒腦劑。清涼油、風油精、驅風油等具有清涼消暑、止癢去痱、醒腦提神、祛濕止痛等功效,是四季保健之良藥,深受人們的歡迎。上述各種要求包裝精
- 安全采血針的制作方法【專利摘要】本申請涉及醫(yī)療用品領域,具體而言,涉及一種安全采血針。包括針管、針座以及外筒;外筒的頭部設置有軸向運動控制組件;針座包括由透明材質制成的回血視窗、軸向卡位體以及徑向限位體;回血視窗設置在徑向限位體的尾部,軸向
- 肢體障礙者專用電動控制輪椅的制作方法【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輪椅,特別是肢體障礙者專用電動控制輪椅,屬于醫(yī)療器械設備領域。肢體障礙者專用電動控制輪椅,包括一輪椅,輪椅包括座板、靠背和扶手,座板上設置有一缺口,缺口下方安裝一便盆,座板兩
- 專利名稱:發(fā)光二極管(led)照射治療方法所屬技術領域發(fā)光二極管(LED)照射治療方法,是使用630nm波長的發(fā)光二極管(LED)作為治療光源,對病灶進行光照射,達到對疾病治療、理療作用。通過把發(fā)光二極管陣列組合,發(fā)光總功率大于3W,從而達
- 專利名稱:一種治療慢性肝病的藥物的制作方法技術領域:本發(fā)明涉及一種治療慢性肝病的藥物,特別涉及一種治療慢性肝病的中藥組合物。背景技術: 慢性肝病,是危害人們健康的常見疾病,具有較高的發(fā)病率。為此,許多專利文獻公開了各自的技術,以滿足人們的需
- 專利名稱:一種兒童胸骨穿刺針的制作方法技術領域:本實用新型涉及醫(yī)療器械技術領域,尤其是一種兒童胸骨穿刺針。 背景技術:傳統的骨髓穿刺針,針長、針頭粗,穿刺用力大,不易把握用力大小及穿刺深度, 容易穿刺過深,加之小兒胸骨薄,在胸骨穿刺時易損傷
- 專利名稱:一種治療不孕癥的中藥組合物及其制備方法技術領域:本發(fā)明屬制藥領域,涉及一種中藥組合物,具體涉及用于治療婦女不孕癥的中藥組合物,同時涉及該組合物的制備方法背景技術具有關報道,約有15%的已婚夫婦沒有生肓能力,其中女性不孕的約占23。
- 專利名稱:含有環(huán)組普羅的用于治療糖尿病的藥物組合物的制作方法技術領域:本發(fā)明涉及醫(yī)藥領域,尤其涉及糖尿病,具體來說是一種含有環(huán)組普羅的用于治療糖尿病的藥物組合物。背景技術:糖尿病是人類最常見的新陳代謝失調疾病。大部分是依賴胰島素的,或稱作第
- 專利名稱:磺酰脲胍及其制備方法和用途的制作方法技術領域:本發(fā)明涉及有機合成技術領域,具體涉及磺酰脲胍化合物及其制備方法和用途。背景技術:糖尿病是一種基因性疾病、與感染、肥胖等基因促發(fā)有關,其病理生理基礎是由于胰島素的分泌不足和利用障礙導致的
- 泌尿外科用護理床的制作方法【專利摘要】泌尿外科用護理床,屬于醫(yī)療器械【技術領域】。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包括床架和床板,其特征是在床架下側設有支撐床腿,前側的支撐床腿下端設有水平轉軸,水平轉軸下端設有導向輪,后側的支撐床腿下端設有移動輪,
- 專利名稱:裸花紫珠提取物及其制備方法和應用的制作方法技術領域:本發(fā)明涉及指裸花紫珠提取物及其制備方法和用途,更具體的說,裸花紫珠提取物在制備抑菌、止血、鎮(zhèn)痛、收斂的藥物的應用以及在制備牙膏、口膠、漱口水、口香噴霧劑、含片等口腔清潔用品中的應
- 專利名稱:一種治療骨折的中藥丸的制作方法技術領域:本發(fā)明涉及一種中成藥,具體地說是一種治療骨折的中藥丸。背景技術: 對于骨折患者,目前臨床上常用的方法有三種,一種是將骨折處進行人工復位后,再用石膏固定,使其自然愈合;第二種是對于嚴重骨折患者
- 專利名稱:一種補益肝腎的中藥組合物的制作方法技術領域:本發(fā)明屬于醫(yī)藥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補益肝腎的藥物組合物。背景技術:傳統中醫(yī)理論認為腎為先天之本,六氣之根,十二經脈之源,主管精氣?!端貑?六節(jié)臟象論》“腎者,主蟄,封藏之本,精之處也”
- 專利名稱:多功能婦科治療設備的制作方法技術領域: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醫(yī)療設備,尤其是一種婦科乳房治療用設備,具體地說是一種同時兼具電刺激和低頻音樂按摩鎮(zhèn)痛功能的多功能婦科治療設備。背景技術:目前,婦科乳腺增生、乳腺炎、乳房疼痛等乳房疾病是危害
- 專利名稱:一種制備燈盞花乙素的方法技術領域:本發(fā)明涉及藥物合成領域,特別涉及一種制備燈盞花乙素的方法。 背景技術:燈盞花乙素,又稱野黃芩苷,其系統命名為4’,5,6-三羥基黃酮-7 β -0-葡萄糖醛 酸苷,是云南民族藥燈盞花及其提取物制劑
- 一種焊接面罩的制作方法【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出了一種焊接面罩,包括面罩,在面罩前部中間設有顯示屏,顯示屏上設有鏡頭,面罩上還設有電池和開關,所述顯示屏與電池及開關之間通過導線連接構成一閉合回路。通過在面罩上設置顯示屏,顯示屏上帶有鏡頭,利
- 專利名稱:一種烏發(fā)液及其制作方法技術領域:本發(fā)明涉及一種白發(fā)轉黑發(fā)的產品,尤其是涉及一種烏發(fā)液及其制作方法。 背景技術: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越來越注重外表的美,頭發(fā)在人體的最高部位,代表人體形象和顏面的美,白發(fā)脫發(fā)人群在增多、嚴重困
- 研磨喂藥器的制造方法【專利摘要】研磨喂藥器,屬于醫(yī)療用具【技術領域】。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包括喂藥注入棒棒體,其特征是在喂藥注入棒棒體頂部設有外置螺紋,外置螺紋上設有喂藥接頭,喂藥接頭內設有內置螺紋,喂藥接頭頂部設有喂藥出孔,喂藥出孔上